首页 知识问答文章正文

厦门观音山为什么叫观音山(观音山的历史沿革)

2024年02月26日 05:07 49 方方

观音山的历史沿革

在荷兰人统治时代,观音山叫淡水山(出现在1654年荷兰人‘淡水与其附近村社暨鸡笼岛略图’中编号37的Tamswijse berch),但汉人习称八里分(坌)山,系因山边的原住民部落八里坌社而得名。康熙年间,乃延用八里坌山的地名(康熙二十四年蒋毓英“台湾府志”)。清朝雍正年间(西元1710年代)也曾改为“兴直山”,但在各地方史籍中仍以“八里坌山”称之。后来改为观音山的说法有二:一说是乾隆17年(西元1752年)客家籍贡生胡焯猷(福建汀州永定人)在山路西云岩筹建大士观(今五股区西云岩寺)而得名,一说是由于山棱起伏变化,从关渡一带眺望时,山型起伏貌似观音菩萨的面容仰天的侧面而得名。据台湾著名的地名学者-陈国章教授所著的台湾地名辞典,认为该地的地名是因“形似观音菩萨的山”而得名。 由于季风吹来台湾海峡的水汽,遇到观音山岭的阻挡,便降下化为云雾,有如飘绵滚絮、变幻无常,蔚为奇观.被文人雅士命名为“坌岭吐雾”,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。同治年间大龙峒举人陈维英曾题诗赞曰:“坌岭微茫八里间,连朝吐雾罩鸦鬟,此中定有深藏貌,未许分明见一斑”。

观音山为什么叫耀佛丛林

耀佛的耀,不是佛的名号,而是光耀、光辉的意思。耀佛,让佛陀的光辉照耀法界的意思丛林,本意是森林,但有另一义,指僧人聚居之处,为众僧和合同学安居的道场,即寺院。由以上分析可见,耀佛丛林,这是一个佛教的道场,也许上面有寺院,寺院的名称为耀佛寺什么的,也许有寺院,但名称不一定是耀佛,或者是其它名称。既然又叫观音山,很可能这个寺院供的佛菩萨就是观音菩萨。

电影为什么叫观音山

你记得有个镜头,他们搭火车去了一个叫观音山小站。。。。是点题也是为了体现他们在迷茫的人生中希望自我救赎的主题

观音山是在哪里

  ▪广东省东莞市观音山  ▪台湾省新北市观音山  ▪四川省都江堰市观音山  ▪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观音山镇  ▪四川省宣汉县观音山  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观音山  ▪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观音山  ▪云南省昆明市观音山  ▪广东汕头潮阳区西胪镇波美社区下景点  ▪湖北省罗田县匡河镇观音山  ▪广东省佛冈县观音山  ▪广东省台山市观音山  ▪福建省泉州市观音山  ▪广西天等县观音山  ▪福建省厦门市观音山  ▪陕西省西安市境内山峰  ▪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风景名胜  ▪浙江省岱山县观音山  ▪黑龙江省嘉荫县观音山  ▪云南省巍山县观音山  ▪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山峰  ▪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峰  ▪广东省广州市观音山  ▪江苏省苏州市观音山  ▪台湾省高雄市观音山  ▪江苏省扬州市观音山

厦门观音山属于哪个区

厦门观音山属于思明区。厦门观音山位于厦门本岛东部,紧临环岛东路,面向厦门东海域,与金门隔海相望,周边有香山、鸡山、观音山、虎仔山等,自然环境良好。其西部为观音山国际商务运营中心,南面靠近国际会展中心、国际会议中心、国际网球中心、国际游艇俱乐部。地理区位优越。基地面积约36公顷。以体量不大的建筑单体组成群体,以建筑物尽量能观海为基础,充分与本地块所处的位置、环境与道路融为一体,形成南、中、北三个地块中的建筑群有机地相互呼应,形成一个整体。利用观音山的商务营运中心城市道路的设置,向东延伸,在本地块中为城市留出观海的绿色视廊,成为观音山商务中心区的休闲、娱乐、观景、旅游的中心。

观音山的传说

观音山在明初以前称为石咀山,相传在明朝初期,滇池东岸晋宁县的农民在省城铸了一尊观音铜像,他们想经过滇池水运,将这尊观音运往晋宁供奉,然而,当装载着观音的船来到石咀山附近的水面时,突然之间风雨交加,水中涌起惊涛大浪,船只能是靠岸等候了,风平浪静,农民们再度启锚行船时,风浪再起,出于无奈,人们只得把这尊观音铜像暂时“请”到山上的土地庙中歇息,观音像刚一落地,刚刚还是乱云飞渡、波涛滚滚的湖面,立马间变得风平浪静,晴空万里,这时人们才彻底明白过来:观音选中了此山,不愿再往前行!于是,人们遵崇神的意愿,在山上建了观音庙,把观音正式“请”到山上观音寺中,从这以后,此山也改叫观音山了。

观音山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的

厦门观音山为什么叫观音山(观音山的历史沿革)

始建于1959年。

观音山位于广州城北越秀山,又称观音山。海拔仅70余米,方圆面积达92万平方米,内有三个人工湖。区内冈峦起伏,树木葱笼,山光水色,景色迷人。越秀山于1921年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时辟为公园,现已成为一个有悠久史迹的新型园。 

越秀山西面的木壳岗上,屹立着一座五羊石像。石像始建于1959年,“文革”中被毁,1978年重建。这座雕像造型优美,神韵飘逸,现为广州的城徽。

越秀山东北角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电视塔,始建于1959年,塔身高200米,底呈八边形,上下分五个平台。在50米高处的平台,面积300平方米,现已辟为游乐场所,内有餐厅、音乐厅等。越秀山北秀湖畔还有个听雨轩酒家和南音餐厅,是游客品茗、饮宴的好地方。

越秀公园西边正门正对的兰圃,是一个专门栽培兰花的专业性花园。园中布局参照苏州传统园林设计,小中见大,移步换景,繁花似锦,香气袭人。

越秀山上,还有一座镇海楼,镇海楼高28米,阔31米,深16米,红墙绿瓦,实厚壮观。楼的西侧,还有1964年建的碑廊和炮座,保存着有关广州历史的23方碑刻,炮座乃明崇祯以来至鸦片战争时期广州铸造的铁炮。

扩展资料:

观音山又叫越秀山。

广州越秀山中山纪念碑的位置,原来是一处佛教寺庙——观音阁。

观音阁历史悠久,建于南汉,最早叫悟性寺,后称万善寺。明朝永乐年间,有一个叫花英的都指挥(武将),曾到越秀山万善寺拜佛,感到寺庙太小,又隐藏在山林之中,不易为人注意,于是,将此寺扩建,并改名为观音阁。因为山上有观音阁,所以民间又称越秀山为观音山。

越秀山上的观音阁在以后各代又有修缮,其中较大的一次修缮是清朝初年。当时平南王尚可喜为建王府烧制了一批琉璃瓦,但由于颜色与规格与皇宫的建筑用材相近,最终,他未敢用于王府的建筑上,只好将这些建筑材料捐献给各大寺庙,其中一部分就用于修建观音阁。

之后,观音阁一度改名为观音殿。

到了道光年间,观音阁后面加建了一座炮台,叫神安台。

1857年底,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,观音阁曾被联军占为指挥部。英军海军军官、业余摄影师克里兹在1858年摄下了观音阁第一张照片,此后观音阁经常出现在中外摄影师的镜头中,正面、侧面、背面,远景、中景、近景,各种角度的照片留下不少,下面选录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。

这里顺带说一句,观音阁与神安台于1928年被拆除(当时已年久失修,很破败了),1929年,在原址上建起了现在的中山纪念碑。该纪念碑由著名设计师吕彦直设计(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),建成后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
唐景体育Copyright 唐景体育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19008182号-1